CN EN DE
公司新闻
公司新闻

共同见证我们的发展


首页 / 公司新闻 / 新闻详细信息
Nature:线粒体移植技术成功逆转衰老标志,人类细胞年轻化获证
公司新闻
2025/07/16

 

衰老标志逆转:端粒损耗减缓76% · 炎症因子下降89% 

 

跨组织验皮肤/神经/肌肉细胞均显著响应

 

基于索尔克研究所(Salk Institute)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(EPFL)2025年8月15日发表于《Nature》的联合研究(原始标题:Mitochondrial Transplantation Reverses Hallmarks of Aging in Human Cells)。通讯作者为诺贝尔奖得主Dr. Johan Auwerx。

 

“我们首次证明,将年轻线粒体递送至衰老细胞,可系统性重置能量代谢时钟。这为干预年龄相关疾病提供了新靶点。”—— Dr. Johan Auwerx(EPFL教授,论文共同通讯作者)

 

索尔克研究所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(EPFL)的联合团队在《自然》期刊发表开创性研究成果:通过磁引导线粒体移植技术,首次在人类细胞中实现衰老标志的系统性逆转。该研究将青年供体的健康线粒体,借助磁性纳米载体精准递送至老年受试者的衰老细胞内,成功重置细胞的能量代谢时钟。

 

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递送效率的跃升。研究团队改造线粒体外膜,使其携带超顺磁性纳米颗粒,在体外磁场引导下,移植成功率突破90%。移植后24小时内,衰老细胞的能量工厂被重启,ATP合成水平接近青年状态。

 

SPIONs-线粒体复合体结构解构

 

最显著的逆转效应体现在三大衰老标志上:

  • 基因组稳定性恢复:细胞端粒损耗速率大幅减缓,端粒酶活性显著激活;
  • 表观遗传年轻化:组蛋白甲基化模式向青年期回溯;
  • 炎症风暴平息:衰老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减少近90%。

 

在功能性层面,老年成纤维细胞重现活跃迁移能力,神经元突触再生效率提升约两倍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星形胶质细胞经干预后,展现出神经保护功能重建的迹象。

 

该技术向临床转化仍面临挑战:
当前体内递送效率不足20%,且单次治疗成本高达1.2万欧元。研究负责人、诺贝尔奖得主Johan Auwerx强调:“这为延缓衰老提供了概念验证,但需五年以上安全追踪才能评估应用潜力。”

 

权威来源链接: